台州商城:品尝过红利,也扛过了泡沫

  “3年,我们还能活着,这就是一个奇迹。”台州商城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临总算松了口气。

  作为台州第一家本地化、综合性的电商平台,台州商城网诞生于电商行业“风口”之中。3年来,台州商城网品尝到了互联网资本热潮红利,也扛过了电商泡沫的寒冬,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在生鲜配送平台“存活率”低迷的情况下,台州商城网的生鲜配送达到上亿规模,实现盈利,市值从5000万元做到了4亿元规模,成为台州区域平台龙头企业。

  一路风雨,台州商城网的创业经历堪称是电商企业生存样板,对于在困难中砥砺前行的台州电商人来说,或许更有借鉴意义。

       差异化经营,瞄准区域生态圈

  2012年,台州网络零售总额首次突破百亿。互联网行业高速增长的“魔力”正吸引一批原本在传统企业中打拼的人“下海”创业。陈临就是其中一个。

  淘宝网、京东等大的综合性平台已经站稳脚跟,但是台州还缺少自己的区域性电商平台。台州商城网的诞生,正填补了这一空白。

  “台州商城网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向大综合性平台看齐,而是坚持差异化经营,瞄准区域链经济,以服务区域产品、生产消费为主,实现线上线下的绑定。”陈临说。

  这和现在流行的O2O、农村淘宝、区域链电商等概念不谋而合。回过头来看,台州商城网花了3年的时间验证了原先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那时候,传统企业正在到处寻找好的电商标的进行投资,处于资本热潮中的陈临,手里拿着上亿的投资,在路桥电商园区拿下了办公场地,有着初入电商“江湖”的意气风发。

  他的计划是建立“三网合一”的新型模式,即天网(网上商城)+地网(零售商、生产商、各大专业市场)+人网(电商社区服务中心、城市云物流配送)。

  要想把这梦想完成,必须要建立自己的运营中心、技术团队。2012年到2013年,是台州商城网筹建技术开发整合的阶段,为了补充技术力量,陈临还特地从美国挖人才。

  第一年,台州商城网在技术研发上就投了1000万元,至今已经投入2000万元,这在台州的电商圈,确实是大手笔。

  准备大干一场的陈临,一口气就招了200个人,整个办公室坐得满满当当。台州商城网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在前三个月,本土加盟的商户就有两三百家,网站会员量每个月都以20%的速度在增长。

       做电商很“烧钱”

  尽管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是电商还是比陈临想象的更加“烧钱”。光是2013年一年,公司在运营技术开发等方面就“烧”了将近2000万元。

  “我们从原先的‘小格局’,到后来‘野心’越来越大,想要发展自有物流,形成台州网自己的生态链,想要做成‘小京东’模式。但是一公里产品配送、软件开发、人力资本的投入、网点布局的投入、平台的开发、支付体系的开发、仓储的开发,要实现这些功能处处都要‘烧钱’。”陈临说。

  他算了一笔账,每天光坐着不动,公司一个月就要花掉上百万。

  这个期间,台州商城网也在不断的“试错”中曲折前行。

  为了深入社区电商,在仓配中心尚未建成的时候,台州商城网先发展门店,投入四五百万,开设了2000平方米左右的线下体验店。

  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并没有太多问题,之后京东、顺丰等巨头也都纷纷开设线下体验店。“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复制下去,投入就是‘无底洞’,关键是仓配还没有跟上,耗不起。”

  那段时间,陈临每天和时间、资金在赛跑。在这个过程中,陈临深切地意识到,资金成了创业型电商企业的“命脉”。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就在台州商城网风生水起,一片欣欣向荣的情况下,一场大的危机正在伺机而动。

  2014年4月,其中一个投资方资金链出现断裂,抽回了台州商城网的部分资金,6月份,抽出了全部投资。

  没有了资金,陈临用了“崩盘”两个字形容当时的情形。

  开发陷入停顿,原本线下的体验店项目撤出,线下招商业务几乎全面“叫停”,整个公司陷入了对前途的迷茫之中。

  原本高增长的业绩又重新“打回原形”。为了节省开支,公司只能裁员,人员最少的时候只剩下三四十人,只保留了团队的精英层。

  这时候,摆在台州商城网面前的,不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生存。

       借道资本市场,上海股交所上市

  机会终究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危机来临之前,陈临意识到资金的重要性之后,从2013年年底开始,台州商城网已经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为上市做准备。

  2014年正遇上股市红利,电商迎来了一个上市浪潮,台州商城网成为了其中一个“幸运儿”。

  当年8月8日,台州商城网登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E版上市,股份代码:100240。这也是台州第一个在上海股交所上市的电商企业。

  陈临坦承,刚开始,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亮相”,主要是为了树立品牌,让台州商城网被更多的人认识。在资金危机来临之后,团队开始调整目标,坚持认定,只有在资本市场上融到钱,才是实打实的。

  可上市了,并不意味着就能马上融到钱,资本看上去很热,真正能融到钱的并不多。投资者对于电商平台还处于谨慎、观望之中。

  一开始,陈临对于如何在资本市场中融资一无所知,只能马上组建公司,拜访企业,把自己的项目、模式通过路演的方式介绍给投资人。

  路演之前,陈临心里也没什么底:当时各种综合性平台、电商新模式不断,台州这个区域性的电商平台能引起资本的重视吗?

  台州商城网是幸运的,发展模式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10天内就完成了A轮融资。

  2012年开始试运行,2013年底筹备上市,2014年8月8日正式上市,整个过程只花了8个月的时间,相比传统行业来说,上市速度远超一般的企业。

  这个过程中,陈临真正地感受到了“电商速度”,这次融资也让台州商城网转危为安。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优势产业

  2014年10月,A轮融资资金到位,马上解了台州商城网发展资金之“渴”,蛰伏了近半年时间后,陈临开始重新思考台州商城网的未来。

  “首先我们在经营策略上进行了调整,原先我们总想着‘一步到位”,A轮资金毕竟还是有限的,‘摊大饼’的方式行不通了,我们必须集中力量,确保可行性项目、有利润的项目先发展。”

  “另外,还是坚持原先的总体发展方向。做电器做不过京东,做综合性平台做不过淘宝,还是要发展区域经济,只不过优先在吃喝住民生类上大力发展。”陈临说。

  在之前的运行中,台州商城网发现生鲜配送前景广阔,从“田间”到“餐桌”,扣掉了中间环节,毛利率能够达到30%以上,这部分利润完全可以作为支撑企业发展下去。

  “台州生鲜配送的体量也很大,光是学校每年就有20-30亿元的交易额,全市的体量有三四百亿元的交易额。只要做好台州,我们就能生存下去。”陈临说。

  要想做好生鲜配送就要解决原来的配送“软肋”,拿到融资后,台州商城网开始逐步投入上千万建立自己的生鲜配送中心,投资成立台州好生活生鲜配送中心。 

  这个位于路桥的配送中心面积达1万平方米,投入的设备、软件都是浙江省一流的,为了确保食品安全,还配有清洗、化验室、检测中心、加工流水线、中央厨房等设施,也为以后进入家庭宅配送打下基础。

  这个配送中心也是台州最大的生鲜配送中心之一,台州商城网股份有限公司也被浙江省评为农副产品示范企业。

  2015年,配送中心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在前3个月就突破了每个月百万目标,并以二三十的业绩量在增长。

  如今台州商城网已经做到了年交易额将近超亿元,可以说,一个配送中心“养活”了台州商城网。

  “这一两年,台州生鲜电商起来得快,有些人砸得钱也不少,但是生命周期也很短,可能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我们刚开始也一心想做好平台,但是现在刚好相反,先不动线上,做好线下。”陈临说。

       进入资本寒冬,“九死一生”

  人生就是充满戏剧化,刚刚爬到一个高峰,另一个打击就冷不防地袭来。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引发电商概念股一片喊“涨”。只要有一个好的电商创业想法,就能在资本市场上融到钱。

  正准备启动第二轮融资的陈临,觉得应该是“妥妥的”,但没想到,一场“股灾”来袭,让资本对于互联网的投资信心进入寒冬,一切心血又化为了“泡沫”。

  其实在此之前,陈临已经嗅到了危险,拿生鲜电商来说,大家都想分一杯羹,一下子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许多同行,但是因为缺少准备,很快又销声匿迹了。

  不少银行对于电商行业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曾经,有银行作为扶持电商发展的创业基金给台州商城网贷了一笔资金,而当股灾来临,银行突然抽走了这部分资金。

  “屋漏偏逢连夜雨”,股灾后,投资人对互联网开始越发的小心,台州商城网筹备第二轮的B轮融资计划迟迟难以推动,眼看着就要盈利了,难道又要重蹈覆辙,从头再来?

  “大家都在咬牙坚持,每天挣扎在生死线上。”陈临说。

       涅槃重生,市值已达4个亿

  台州小微金融的发展以及政府对于电商的重视,让事情又有了转机。

  2015年底,台州商城网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在台州本地商业银行中拿到了一笔贷款,这也是台州首笔互联网公司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在商业银行拿到的贷款。

  “一开始,银行也很‘纠结’,互联网企业进行股权质押,这在台州还没有先例。但是正是这一次的‘雪中送炭’,让台州商城网缓步渡过难关,促使我们业务逐步稳定。”陈临说。

  与此同时,台州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电商扶持政策,支持台州电商的发展,给台州商城网提供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经过了一次次的动荡,台州商城网挺了过来,如今企业逐步进入正轨。

  如今,公司的实体交易进入上亿规模,从原先市值5000万,到目前市值达到了4个亿。

       挺过寒冬,打造自己的生态链

  挺过寒冬,今年陈临才算真正松口气,台州商城网“活”下来了。但是陈临也时刻保持着危机意识。

  现有的成绩,都为台州商城网启动第二轮的融资打下了基础,有了底气后,陈临也计划重启3年前的整体规划。

  首先还是进一步打造台州最大的生鲜配送中心。

  虽然目前,台州做生鲜配送的就有七八十家,但大多是小散,场地简易,难以实现规模化、大数据化。管理上还主要依靠人力,配送条件差,没有实现全程冷链,缺少标准流水线,随时都可能被淘汰。

  “在全国99%生鲜配送亏损的情况下,我们还能扭亏为盈,这就已经成功了。”

  “接下来,我们会抓紧推进临海、温岭两大配送中心的建设,和路桥配送中心一起将台州商城网打造成为本地食品冷链配送龙头企业,逐步建立标准化体系,带动台州当地实现生鲜配送平台化、标准化、数据化、价格透明化,带动当地农产品经济转型。”陈临说。

  这些都为农业今后实现宅配送订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台州食品配送标准化体系建设树立标杆。

  此外,生鲜配送达到了上亿规模,开始扭亏为盈后,台州商城网原本停滞的平台交易开始重新启动,让台州区域链经济借助台州商城网走出去。目前正在筹备第二轮平台招商。

  “我们的目标是整合市场,打造本地网上商圈,区域性生鲜冷链配送龙头,电商社区服务中心,布局线下,打造台州智慧商城。”陈临说。

  这3年,陈临对电商创业过程中马云诉说的“九九八十一难”有了切身的体会。尽管是一路困难,任何一次打击都足以让台州商城网一蹶不振,但是最终还是凭着一股子劲坚持下来了。他觉得除了坚持之外,还在于公司在危机前有前瞻性的眼光,在危机后能及时调整战略,在困难中稳步前行。